从两会看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恩阳区践行“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发展新征程

2013年,国务院批准巴中市设立恩阳区。 新时代巨变的十年,也是恩阳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努力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十年。 新区成立以来,特别是二区委第十三次全会以来,恩阳践行“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发展理念,坚持“品质恩阳,铸就未来”,深入贯彻落实“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发展理念,坚持质量强区战略,围绕党和政府必须高质量治理、高质量经济发展、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基础支撑,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质量强区要求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当地的实际情况。

坚持党和政府领导推动质量治理和善治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的指挥、统筹谋划、全面领导、各方协调。 恩阳区推进优质区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盟、企业主体责任、社会参与”的优质区建设机制多元共治的发展格局。

加强组织领导,党政同社会共同努力

建立健全以党委领导为核心的质量工作组织。 编制由区委、区政府领导领导。 宣传、演出、发展改革等18个党政部门各负其责,全区18个镇(街道)协同工作。 共同主持区质量强化工作领导小组。

健全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督协调推进机制,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形成区委、区政府负总责,党政部门各负其责的责任制,企业负主要责任。

加强社会参与,建立社会质量监督员制度,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专家、群众代表组成的质量监督员队伍,参与产品抽检、工程验收、环境监测、服务投诉等,推动全民质量管控。 建立。

深化质量宣传落实,把优质区作为社会宣传的重要内容,线上线下广泛开展质量宣传; 将质量发展纳入区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牢固树立党员干部质量第一的观念。

优化顶层设计,路线政策同步推进

把质量发展深入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全区路线规划、政策制定、产业布局、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被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区第三次党代表大会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 历年恩阳区政府工作报告对质量强区建设作出了部署; 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委会每年听取质量强区工作汇报和质量工作专题研究。

制定《巴中市恩阳区创建四川省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巴中市恩阳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将质量发展战略纳入《巴中市恩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政策谋划引领恩阳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深化综合管理,服务监管一体化

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把优质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内最好”的营商环境“全省第一、全市第一”,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政务环境。

创新成立“恩阳跑团”,招募跑者1300余名,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实施“一对一”对接、全流程“跟踪服务”,为城乡群众提供70件事项帮扶在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代理服务已为2万余人次、100余家企业提供“团跑”服务2.4万余次。 梳理公布“一件事”63项,出台进一步扎实稳增长80项政策措施、“3+3”产业招商优惠政策,编制《恩阳区产业效益稳定增长汇编》政策”。

围绕民生重点领域,形成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密集质量监管网络。 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21次,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49起,对全区工业品、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查。 通过率分别达到97%、98%和99%以上。

坚持经济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恩阳区推进高品质城区建设,实施“开放、产业强区、聚人城市、振兴乡村”的发展战略,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经济新模式。以产业、新业态为核心。 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10名。 四川省委、省政府称赞其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打造现代农业特色“恩阳特产”

立足“全国乡村振兴先行区”发展定位,实施“农业园区”建设,围绕“一核、二环、四带、多园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以“田园恩阳”为核心,形成北部山区和南部山区。 百里工业走廊“两大环线”将打造优质粮油、有机果蔬、地道药材、生态畜禽“四大产业带”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建设。

推动农业科教、产学研联合合作,探索“种子和方法改良、管理机械化、种养生态化、产品标准化、园区数字化”五级园区建设思路。 建设科技温室3000平方米,打造川东北农作物种苗核心供应基地、种苗组培生产示范中心、特色作物育种研发基地; 建立MAP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测土、高效配肥、精准施药等服务。 大科技服务; 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推广云计算、物联网、遥感、农业无人机等现代技术。

该区捆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优质高产粮油产品打造等8个项目,建成4个优质粮油园区、33个特色产业园区。 恩阳区入选省级全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县,成功创建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十大优秀案例之一在全省的发展。 恩阳大米、芦笋面、黄精酒、柳林米鸭等“恩阳产”特色农产品在秦巴农博会、西交会、西博会、西博会等平台进行推广销售。农博会,并成为“明星产品”。

做强新兴产业“恩阳制造”

围绕“打造成渝地区向北开放高地和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定位,坚持“产业增量”发展,走电子信息、食品加工“1+1”产业以系统为龙头,实施“一园三区”工业产业布局,构建新型工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以巴中临港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家电等产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打造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协同支撑基地- 重庆地区。 按照“飞地研发+本土转型”的思路,引进了一批成长性强、相互支撑、效益明显的“专精特新”企业,如永润鑫科技、墨洲科技、好博讯科技、智通光学、中盈电子科技。 “新”电子信息企业。

以恩阳食品产业园为载体,突出食品饮料产业定位,构建特色鲜明、全链条一体化、绿色生态、安全可靠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初步打造西部肉制品生产基地先后落户山东隆达、豪菜头。 、胡婆婆、百顺药业等公司产品知名度高、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 恩阳食品工业园被评为“第二批四川省特色产业(食品加工)基地”、“第一批四川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以恩阳小微企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新型建材、服装家具等产业,打造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孵化器,搭建转型主平台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努力创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全区工业企业超过210家,入库工业企业43家,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培育发展小微企业80多家,示范企业32家培育发展“两化融合”企业。 国内,越来越多的“恩阳制造”产品走向国内、国际。

打造文旅产业美丽“恩阳行”

锚定文化旅游和康养“第一产业”,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天府旅游县候选县”和“三区共创”为目标,依托绿色、特色红色资源,全面推进“城市景区”和“旅游品牌”建设,不断擦亮“米仓古道第一镇·红色恩阳”金字招牌。

积极融入中西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川陕苏区首府”红色品牌。 在恩阳古镇,计划实施4个革命老旧遗址精品展示,开发2条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和2条学习线路,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基地”。 恩阳古镇被列入四川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以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加快形成生态网络的城市旅游景观格局。 依托两岸文化街区,打造夜间经济产业链,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群。 15个重大文旅项目建成,恩阳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推出全国首个以米仓古道文化为主题的四川大型情境夜游项目“恩阳船故事” ”、恩阳古镇·陕西袁家村小吃街等文化旅游产品举办第八届巴人文化艺术节、“驰骋四川”龙舟公开赛等一系列高品质旅游节庆活动。

全力打造“田园恩阳”新名片,开发建设一批辐射广、综合性强、带动力强的农文旅游综合功能区,发展观光游、亲子游、体验游旅游、民宿游等业态,举办“农民丰收节”、首届“田园恩阳海山情园”油菜花节等乡村旅游活动,形成了全时制、全程化的新格局、全景式、全域度假旅游。 万寿养生谷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山爱情园”、“机场花田”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全区入选“乡村是博物馆”全国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和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1个,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

2021年,全区接待游客超过3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1亿元; 2022年,恩阳区入选四川省第四批天府旅游县候选县(市、区)。 其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从两会看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坚持人民至上,弘扬质量造福人民

恩阳区推进高品质地区建设,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结合起来。

大力建城聚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共建”理念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战略,实施“建城聚民”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川陕渝大地建设高品质宜居生活。

深入挖掘城市内涵和居民生活需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塑造城市整体形象,拓展居住空间纵深,建设开放舒适的公园街区、便捷的公共设施、绿化和健康的活动场所。

依托城市景观和文化文脉,突出“公园、绿道、河流、街区”四大重点,融合烟火与时尚感,打造一批特色人文景观,集聚人流、商业,提升城市魅力。城市品味和发展能力。 先后建成大凉山城市公园、水一码头公园、高速旅游服务园等“十园六院”,建设新自然国际休闲度假小镇、米仓文化遗产园、沉浸式购物中心“恩阳” 《永不眠》已加速。 等城市地标,打造人、城市、环境、产业和谐统一的城市新形态。

坚持建设与治理并重,基础设施质量持续提升

夯实“露营城市”基础,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建设发展相互共振、融合。 实施夜景照明提升、照明外接电源接驳等工程,规划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完成3个区域35个老旧小区改造,让市民走进“10分钟生活”大力推进以特色住宅建设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有序培育2个省级百强中心镇、5个市级中心镇。

加快建设“以机场为核心、铁路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的成渝地区重要北向门户枢纽和交通物流节点城市联系”。 恩阳机场建成通航,汉巴铁路、沧巴高速公路恩阳段持续推进,开通机场航线16条、城市公交线路7条、农村客运线路77条,升级改造国道187公里和省道主干公路,新建(改造)县乡互联公路368公里。 村村通公路1869公里,区、镇、村道路通达率达到100%。 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持续加大水利投入,完成59座小病险水库去险除险、73座水库大坝安全评估、15万平方米水岸线清理整治。 黄石盘水库被国务院确定为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成功创建第二批省级小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 新建各类供水工程10890个,实现贫困村、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 改(扩)建集中供水工程13个,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部达标。

始终绷紧“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这根弦,2021年以来,共排查整改建筑质量安全隐患60余起。 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高,竣工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落实“两山”理念,生态质量不断提升

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质量底蕴。 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第二批“绿水”称号。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等荣誉。

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契机,以清河、护岸、净水、节水为主要目标。 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1座,新建(改造)污水处理站34座,城乡污水处理率达到94%。 %或以上; 调整划定3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控断面水质保持Ⅲ类标准以上。

以重污染天气预警应对为抓手,坚持“禁促利用、解堵结合”,培育18家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企业(合作社),完善秸秆收集、储存交通运输系统完善,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2021年以来,共开展检查600余次,查处露天焚烧案件10余起。 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3.3%。

重点加强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6.02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0050亩,建设河流生态防护带20公里,种植生态涵养6000亩森林。

坚持夯实基础、提升品质、凝聚力量、赋能品质

质量基础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恩阳区推进质量强区建设,不断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新常态下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稳步前进高质量发展之路。

释放服务功能,整合技术供给

探索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构建网格化布局、服务标准化、要素集约化的工作体系,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完整高效运行,不断提高技术供给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构建以“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核心、网格化服务站点为枢纽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优质基础设施的覆盖和支撑。 拓展市场监管办、园区管委会、检验检测机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流动服务车辆6类载体,建立13个实体服务站,推出集中服务、驻点服务、行业服务、上门服务等。 ——上门服务、上门服务 通过多种服务方式,为企业诊断质量问题5个,提供诊断建议9条,减少企业质量损失400万元以上。

优化整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管理等服务资源,延伸人才引进培训、品牌培育、专利创新、信用等一揽子工程信息形成互联、集约、高效的线上线下协同服务。 系统。 与9家技术机构签约建立精准服务企业技术团队,为100余家企业提供8类优质服务,解决质量技术难题23项,帮助企业节省成本超过130万元。

拓展多维度管控,守护品质生态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培育贯穿全过程的良好质量生态产业链和生命周期。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落实大中型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推动建立监管企业质量关键岗位考核机制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机制; 开展完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13家企业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建立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建立产品、工程、环保等专项质量状况分析和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制定食品、环境、工程等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应急演练,有效增强质量安全责任。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能力。

完善质量诚信体系。 依托“智慧工商平台”和国家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平台,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完善获证工业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实行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于企业来说。

致力于品牌打造,打造区域名片

把品牌引领放在突出位置,支持大型企业实施品牌多元化、系列化发展战略,鼓励中小企业培育和优化商标品牌,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带动行业质量管理和运行效率改进。

实施“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以特色农业、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地方企业和知名品牌。 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品牌日”、“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等活动,争创“中华老字号”、“天府质量奖”、“四川省专利奖”等荣誉,不断提升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影响。

《巴中市恩阳区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和《巴中市恩阳区品牌创建奖励管理办法》等激励政策相继出台,对获得各级各类品牌奖的企业给予最高奖励奖励100万元。 在示范培训、质押融资等方面提供更加切实可靠的政策保障。

全区培育驰名商标1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6个,注册商标1399件,授权专利720件,有效发明专利17件,高值发明专利6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7家。 打造13个产品、1个农产品地标、19个绿色食品。 建成巴中市首个知识产权示范园和成果展示馆,向企业发放政策奖励超过200万元。

蓝图绘千景,我们逐梦扬帆起航。 如今,“质量”已成为恩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加速前进。 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恩阳正在向未来招手。 (聂波、李涛)

本文来源于网络。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139770.html

(0)
rmltwzrmltwz
上一篇 2024年3月11日 下午5:42
下一篇 2024年3月11日 下午5: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