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头条: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游戏大神”比“学习尖子”更受追棒

当前头条: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游戏大神”比“学习尖子”更受追棒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游戏大神”比“学习尖子”更受追棒今天被大家的关注度非常高,为了方便大家了解相关知识,rmltwz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该事情的所有相关内容,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是怎么回事吧。

春节过后,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副教授课题组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前不久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中部省份,90%的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长辈的手机玩,其中近70%用手机看短视频,1/3用手机玩手机游戏。

“在农村,一些中小学留守儿童放假回家后,‘盯着手机不放手’成了常态。沉迷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一些孩子面临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冲击’。”课题组呼吁政府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将预防严重的手机成瘾作为关爱服务留守儿童的重中之重。

沉迷手机老化“好像掉进手机里了”[S2/]

2021年以来,夏课题组先后赴豫、鄂、湘、赣四省10个县(区)进行专题调研。调查显示,在中部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较高,占到50%以上。学校和家长普遍反映,手机很难管理,但是留守儿童使用手机的管理非常困难。

课题组针对河南、湖北、湖南三省九县的中小学生家长进行了留守儿童手机管理问卷调查(简称“三省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172份。调查显示,40.4%的留守儿童拥有专属手机,49.3%的留守儿童使用长辈的手机。

看短视频和玩游戏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网络娱乐方式,占比分别为69%和33.1%。与此同时,67.3%的家长认为孩子手机成瘾,其中21.3%的家长认为孩子“严重手机成瘾,情况非常严重”。

这份名为《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成瘾调查及对策建议》的调查指出,玩手机时间增加、接触互联网年龄提前的情况在留守儿童中“愈演愈烈”。

课题组在贵州一所乡镇中学发现,一些留守儿童为了打游戏,连续五天五夜不睡觉。江西省某县六年级老师掌握的一份数据显示,班里一半以上的学生周末在家玩手机超过10小时。

夏的老家在鄂东的一个山村里。让他惊讶的是,在一次走访中,一个还在读小学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已经开始“通宵”玩手机,假期后他还经常让同学通宵玩手机游戏。当地一位小学老师反映,假期里很多男同学聚在一起集体玩手机游戏,玩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起床继续玩。

课题组在湖南、湖北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班级统计后发现,几乎没有学生“没接触过手机游戏”,但超过50%的学生每天玩两个小时以上。

“10-15岁已经成为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危险年龄,主要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夏介绍。

与此同时,沉迷手机的现象正在年轻化。

在湖北阳新县林峰镇,调研组走访了当地的一户人家,看到一个5岁的孩子盯着手机屏幕打游戏,“眼睛黑黑的,但是很有精神”当被问及擅长哪些游戏时,他热情地展示了手机上的6款游戏app。

在一些农村地区,课题组经常看到四五岁的孩子能够熟练地下载和操作手机游戏,或者不停地滑动屏幕观看短视频。“这些手机软件对低龄儿童的吸引力很大,入门门槛很低。”

一些受访家长告诉课题组,如今在农村,智能手机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只要家里有Wifi(无线网络),孩子放学回家就能出门。“好像是掉进手机里了。”

《游戏神》比《学霸》更受追捧

根据夏的观察,近五年来,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首先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变得越来越方便。”夏注意到,在过去,在他们的家乡安装无线网络的人并不多。有的孩子经常找有Wifi的地方,挤成一排玩手机。近年来,在一些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无线网络,留守儿童很难不接触互联网。

其次,家庭管理缺失导致留守儿童长期使用手机。

调查发现,这些家庭的爷爷奶奶大多没有能力或意识去引导留守孙子正确使用手机。在农村,一些老人需要干农活或其他工作,很难一直照顾孙子孙女。一些老人把手机当成孙子的“电子保姆”,对孙子沉迷手机可能带来的危害缺乏认识。

“我真的不知道我提倡家里装Wifi是对是错。”在鄂西的一个山村,66岁的蔡(化名)迷路了。

蔡的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自从2006年孙子出生后,她就一直和她及妻子生活在一起。2018年以前家里没有Wifi,孙子拿着手机在表哥家用网络打游戏。担心给亲戚带来不便,她家也装了Wifi。从那以后,她孙子放假就在家玩手机,经常在开学的时候赶作业。孙子玩手机到凌晨一两点。早上起不来,老人就把早餐送到床边。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孙子也是一边吃一边继续打游戏。

“这个时代,别的孩子都在玩手机,他想和我们一起玩也不能不做爷爷奶奶。现在的孩子比较敏感,我们不敢太在意。万一出了糗事,老人的心承受不了。”蔡坦言。

在湖南省汨罗市的一个乡镇,一位带着孙子的老人告诉调研组,家里安装了视频监控。孩子一哭,“媳妇就会问问题。如果孙子跟他妈告状,事情就复杂了,我们为孙子付出的辛苦得不到体现,就会产生矛盾。”

“父母可以管教孩子,但爷爷奶奶往往不行。另外,爷爷奶奶是‘隔代亲戚’。当孙子孙女行为不当时,爷爷奶奶往往会妥协或纵容。”夏分析,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缺乏约束的留守儿童更加肆无忌惮地在网络中游走。

此外,来自同龄人的群体示范也导致“玩手机”成为留守儿童中的“新潮流”。

“为了合群,大多数留守儿童会特别关注同龄人关心的事情。”河南省某县一所学校的心理老师告诉课题组,现场测试学生时,班上男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游戏”。一些受访老师反映,手机游戏也是男生最喜欢一起讨论的话题。

课题组发现,与二三十年前不同的是,在今天的一些农村中小学,同龄人中的“大牛”不是“学习尖子”,而是“游戏大神”,即拥有高超游戏技能或许多稀有游戏装备的学生。

手机成瘾导致体质下降等问题

让蔡无奈的是,因为沉迷手机,她上小学时在班里名列前茅、被全家寄予厚望的孙子,学习成绩一路下滑,中考时才考上当地的普通高中。这个春节,已经上高二的孙子依然每天玩手机到深夜,直到开学才会赶上寒假作业。“我不运动,也不喜欢走亲戚。被大人叫去拜年,我也玩手机。全家人都不去附近景点,我就想待在家里玩手机。”

这与夏在鄂东老家的观察如出一辙。春节期间,夏去拜年,亲戚家十几岁的孩子留在卧室玩手机,“也不出来会客。”

“沉迷手机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的孩子体质下降了。”课题组了解到,湖北省某县某中学2021年一次常规体检,初一年级有30%的学生视力严重不良,初三一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戴眼镜。在附近的小学,学生五六百度近视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与之相伴的是学生体力的下降。这节课,体育课组织学生做引体向上,最多能做两个,但一般一个都拉不起来。“基本没有臂力”。

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组认为,手机游戏含有暴力色彩,部分短视频含有软色情等不良内容,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据课题组调查,在中国中部某山区县,近三年来发生过两起学生因手机被没收而跳楼自杀的极端案例。

在湖南汨罗某乡镇小学,一名三年级老师告诉课题组,一名女学生用爷爷奶奶的手机给打工的母亲发信息,威胁如果不给她买手机就“自杀”。母亲赶回家处理这件事,然后不得不把孩子送去治疗网瘾,留在家里照看。

“在网络的主导下,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价值观也来源于网络。”课题组发现,网络宣传的人生苦短、吃喝玩乐、物欲横流等娱乐化、游戏化价值观对留守儿童的“三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网上说的都是对的,现实中的老师和家长一无所知。”

湖北某县一位初中老师向课题组介绍,有同学通过手机建起了“网上告白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早恋氛围。”

节假日深夜玩手机,在校情绪低落,已经成为一些乡镇部分中小学学生的“常态”。

“抗拒正常的课堂学习,少数人甚至自暴自弃。”课题组调查显示,58.5%的家长认为手机对学习成绩有负面影响,22.6%的家长认为负面影响严重。多位老师向课题组反映,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周末在家待两天,在校睡五天,无心学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课题组成员卓一分析,这一方面与手机成瘾占用留守儿童大量课外时间、无心完成作业、影响课堂效率有关。也与“削弱学生的自我动力和学习兴趣”有关。”相比需要耐心和复杂逻辑思维的学业任务,手机游戏或短视频通过增加粘性和算法推荐的设计,可以营造一种瞬间的心理满足感、消遣感和获得感,从而让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在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

在湖北阳新县一所重点高中,夏得知一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入学,在2020年春季的网络课堂上迷上了手机游戏,返校后因无法再次适应课堂而不得不退学。

在湖北省荆门市的一个村子里,调研组的一位成员说,她的表妹也是00后,很担心。“每次看到她,我都迷上了手机。我走到哪里都在玩手机,也不在乎学习。”她父母建议她学医,将来考医生资格证。她太难学习了。

“大龄青年沉迷手机,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关注这些农村‘少年新问题’。”这位研究小组成员说。

以上就是关于【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游戏大神”比“学习尖子”更受追棒】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于网络。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6349.html

(0)
rmltwzrmltwz
上一篇 2023年2月28日 下午6:05
下一篇 2023年2月28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