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抵达哈尔滨,普京为何将中国作为首访国?——访中俄

(文/观察者网 齐谦)5月16日至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 这也是他新一届总统任期后首次出访。 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签署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普京为何选择中国作为首个出访国家? 如何理解多次点名美国及其盟友的中俄联合声明? 俄罗斯为何如此看重远东? 近期俄罗斯最高领导层人事变动是否与其经济转型有关? 针对这些问题,观察者网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讲师奥列格·亚诺夫斯基进行了对话。

亚诺夫斯基认为,“金十亿人民”或“西方集体”正在进行殊死的斗争,以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阻止中国和俄罗斯等独立的“全球大国”出现在“中心”之上。在世界舞台上。

他说,今天,西方正在千方百计削弱俄罗斯; 明天,他们将破坏中国周边的局势。 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被视为关键参与者和“全球权力中心”,不可避免地处于引领变革以创建新的、公正的世界秩序的最前沿。 面对西方维护霸权的新殖民行为,俄罗斯和中国需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拥有多元化主权国家和多元文明的世界。

亚诺夫斯基强调,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经贸伙伴,两国合作将不断深化和发展。 远东地区是中俄优先合作地区,在该地区建立新型替代物流和生产链至关重要。

亚诺夫斯基提到近期俄罗斯最高领导层人事变动,表示这与国家经济转型密切相关。 他指出,面对西方前所未有的压力,俄罗斯正在转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推动军工综合体和民用部门共同努力、相互支持。

普京抵达哈尔滨

5月16日,在北京,俄罗斯总统普京检阅仪仗队。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以下为对话全文:

观察者网记者:普京再次正式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 普京上次访问北京是在2023年10月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中俄高层为何有如此多的互动?

在中俄数万字的《联合声明》中,多次点名美国及其盟友,并指出“发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好关系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但也再次指出,“当前中俄关系超越了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联盟模式,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如何理解这一双边关系?

亚诺夫斯基:2023年《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明确规定优先对华合作。 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被视为关键参与者和“全球权力中心”,不可避免地处于导致建立公正的世界新秩序的变革的最前沿。

面对西方的动荡和旨在维护霸权的新殖民主义行动,俄罗斯和中国变得更加合作。 这体现在两国前所未有的经济合作以及在技术交流、科学发展和人员往来方面的密切合作。 我们明白,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由不同主权国家和不同文明组成的世界。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强加的贸易战框架内存在地区安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我们看到西方使用前所未有的非法制裁作为惩罚工具。 中国看到了这一点,也明白自己不属于西方所谓的“金十亿”。 因此,我们基于共同利益,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战略认知,那就是需要团结起来,克服霸权国家压制所有不属于自己的国家的企图,防止出现新的、不属于自己的国家。只是世界秩序。

观察者网注:“金十亿”一词最早由俄罗斯作家阿纳托利·齐库诺夫在其1990年出版的书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人口(约10亿人)消耗了地球上所有资源的最大份额并且认识到资源有限,开始寻求扩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以确保本国的主导地位。

观察者网:您刚才提到了“金十亿人”。 观察者网注意到,虽然中方《联合声明》中没有提及这一术语,但普京总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使用了这一概念。 “金十亿”这句话从何而来? 未来俄乌冲突结束后,会对“金十亿人”的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亚诺夫斯基:俄罗斯官方使用的“十亿金币”概念指的是精英和特权人士的“西方集体”聚集体,或者如欧盟外长博雷尔此前所说的“花园”。 我们谈论的是西方世界的一部分,他们试图竭尽全力维持霸权,包括并主要通过剥削其他独立国家的资源,并迫使其政府服从以促进其思想和实践。

观察者网注:博雷尔曾在演讲中提出“花园丛林理论”,将欧洲比作“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的花园”,将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比作“可能侵入花园的丛林”。 。 他还呼吁那些希望建立和平合法秩序的“园丁”团结起来,反击“丛林”。

目前,“金十亿”,或者我们在俄罗斯称之为“西方集体”,正在为维护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进行殊死的斗争,该秩序服务于他们的利益并支持他们的主导体系规则、条例、标准和道德标准。 他们的任务是防止世界舞台上出现其他独立、主权的“全球权力中心”,这些中心能够在不受“西方中心”指导的情况下推行自己的政策。

西方明白中国和俄罗斯是这样的“权力中心”,并正在尽一切努力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在南海的挑衅以及通过引入AUKUS在东南亚建立安全集团的空前企图。 在俄罗斯问题上,我们看到西方对乌克兰“傀儡政权”实施前所未有的制裁并向其提供远程武器,试图将冲突升级为地区性、泛欧战争。

西方在乌克兰冲突中投入了大量的金融、工业以及最重要的声誉资源。 输掉这场冲突不仅意味着耻辱,而且还会破坏人们对“金十亿”所有倡议的信任。 西方认为这场冲突不仅仅是另一场代理人战争,而是一场为“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生存而进行的斗争。 今天他们千方百计将俄罗斯排挤出公平世界秩序的竞赛,明天他们又会强化东南亚的AUKUS联盟,挑起挑衅,破坏中国周边局势。

对我们来说,公正解决乌克兰局势将是迈向公平世界秩序的又一决定性步骤。 在这个秩序中,真正的主权国家,特别是全球多数国家的力量将发挥主导作用。

观察者网记者:普京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特别提到,二战期间,苏联和中国军人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 他还感谢中国朋友关心苏联军事纪念设施。 《联合声明》中还提到,“双方拟于2025年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共同弘扬正确历史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这些是否也意味着什么?

亚诺夫斯基:普京总统当然强调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历史联系的重要性,包括共同牺牲、共同胜利和争取主权的历史斗争。 我们的人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做出的牺牲(二战期间中国在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中遭受了最大的损失)。

普京抵达哈尔滨

5月16日下午,普京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我们知道日本和欧洲的军国主义机器将导致什么结果,普京总统也同意这一观点,强调了对我们两国人民构成的军事威胁的深刻理解。 在西方试图维持霸权的背景下,我们再次看到了推行军事集团和公然挑衅的政策。 西方在俄罗斯“邻国”中挑起冲突,在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挑起“颜色革命”,正在千方百计削弱我们。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中国边境附近前所未有的挑衅: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美国与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军事协议、AUKUS的扩张、韩国建造核潜艇、军事联盟的扩张等。影响日本、在澳大利亚建造核潜艇等等。 我们不仅看到AUKUS,还看到其他军事联盟,以及明显由西方发起的军备竞赛。 我们看到这些国家的高级官员发表了咄咄逼人的言论,西方不断试图削弱俄罗斯。 中方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的挑衅言行不会停止。

对此,普京总统用这个微妙但非常令人信服的历史类比来说明,我们两国人民都捍卫了自己的自由和主权,在受到压迫时,我们愿意再次战斗,捍卫我们的自由和主权。

观察者网:中俄最新《联合声明》提到“提升工业和创新领域合作水平,共同发展先进产业,加强技术和生产合作,包括民航制造、船舶制造、汽车制造、普京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还指出,俄罗斯将继续为合作创造良好的法律和组织条件。俄罗斯之前的努力?

亚诺夫斯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普京总统在采访中强调了对我国技术发展至关重要的优先产业。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经贸伙伴,这一合作将不断深化和发展。

说到具体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穿越蒙古建设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重要性。 其次,港口基础设施关系以及远东港口作为俄中贸易中转地的作用非常重要。 第三,北海航线项目非常重要,各层面合作深入开展。

此外,我们还看到一些重要投资项目的进展,比如中国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DIF)的合作。 由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和中国合作伙伴建造的第一座横跨黑龙江(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的铁路桥将俄罗斯与中国黑龙江省连接起来。 这些基础设施及其建设合作为两国关系的未来树立了良好的先例。

俄罗斯和中国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密切而伟大的历史关系。 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我们需要的不是回顾历史,而是展望未来。 未来这样的项目还会越来越多,深度合作也会越来越密切。

观察者网:普京16日晚抵达哈尔滨,预计将出席俄中博览会并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 对于中俄经济合作,中国东北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合声明》还提到,“积极支持地方合作和边境合作,扩大两国地方全面交往。在俄罗斯优惠制度框架内,按照市场化、商业化原则加强投资合作”。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具体期望?

亚诺夫斯基:我刚才已经说过,远东是优先合作领域。 这里我们主要讲物流,以及基于北海航线、“一带一路”等大型项目建立新型、替代性的物流和生产链。 这包括进入远东港口,以及建立和加强区域间物流和相互投资。

此外,我认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合资投资项目,包括对俄罗斯和中国基金的风险交易进行联合投资,以实施雄心勃勃的技术和基础设施举措。

人们普遍认为北极地区的发展尤为重要。 北极是俄罗斯优先发展的地区,在俄罗斯外交政策理念中占据第二重要地位。 鉴于“西方集体”的特殊关注以及由此导致的该地区军事化,我相信俄罗斯和中国可以为如何在公平主权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互利的商业举措在该地区开展工作树立积极榜样。

5月16日晚,普京抵达哈尔滨。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俄罗斯的经济转型。 未来这种势头是否有可能保持? 最近的人事调整是否与此有关?

亚诺夫斯基: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特种军事行动无疑为俄罗斯联邦经济结构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我们谈论的是俄罗斯在面临西方前所未有的压力(超过16000项制裁)的情况下向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这一转变最重要的部分是保持经济增长并创造经济模式的整体韧性; 顺便说一句,新任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恰好负责此事。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加速和高效的工业化,不仅基于大规模生产,而且基于技术发展。

在新的人事变动下,我们看到这两个领域如何得到加强并成为绝对优先事项。 俄罗斯已经对西方的立场不再抱有幻想,正在准备全面的经济转型,随后是军工综合体(MIC)、科学和民用部门的经济模式。 从科技与经济互动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官方表态和人事变动明显与2月28日发布的俄罗斯科技发展战略有关。

从人事变动来看,普京总统多次表示要将军队经济和军工综合体“融入”国家整体经济。 从俄罗斯联邦宪法机构安全委员会的工作来看,新任秘书、前国防部长绍伊古负责军工综合体委员会,该委员会还负责与俄罗斯联邦的技术和军工合作。中国。 在政府要职中,我们可以看到负责工业事务的曼图洛夫担任第一副总理。 其他许多地方也是如此。

总统还表示:“俄罗斯联邦必须加倍甚至三倍努力发展国防工业。”

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人员构成完全有能力应对我们当前在全球转型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并表明我们正在开始完成将俄罗斯经济转变为适当形式的工作。 这种形式是由总统决定的,现在是军工联合体和民用部门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的。

本文来源于网络。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231502.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9:06
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9: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