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李宁的“重营销轻研发”为何如此受欢迎?

最终,网友将矛头瞄准了李宁“重营销、轻研发”——这在运动品牌中并不少见,但最可怕的比较是,李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确实让同行相形见绌。 。

2020年至2022年,李宁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2%、1.8%、2.1%,均低于安踏、特步、361等国内同行。2023年全年,安踏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2%、1.8%、2.1%。增长2.6%,达到16.14亿元。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近十年来李宁主品牌累计研发费用约为30亿元。 即使在2021年的发展高峰期,李宁的研发投入也仅为4.14亿元。

要知道,如今的户外运动赛道已远非20世纪90年代的“狂野时代”。

近两年,户外运动成为最热门的时尚赛道,国内运动市场逐渐呈现细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趋势。 但李宁始终未能上岸,赞助专业赛事频频失败,未能追上户外潮流。 健身房已成为 Lululemon 瑜伽裤的世界。 Arc'teryx 以其夹克而闻名,Salomon 也成为非专业户外爱好者的拥趸。 这“中产三宝”中的最后两件已被安踏接手。

主打“单品牌、多品类”战略的李宁,虽然其设计也偏向户外时尚,但在专业品类上,仍无法与拥有多品牌矩阵的安踏相比。 毕竟,同一个品牌往往会给消费者留下固有的印象,这对于新品牌来说可以是垂直吸引粉丝的优势,但也很容易成为老品牌的束缚。

在时尚品牌和职业运动之间来回穿梭,李宁都没能在这两方面站稳自己的声誉。 虽然最初的崛起是因为运气好,利用了国货的优势,但也因为运气好,掩盖了品牌战略上的弱点。 当潮水退去、风向改变时,李宁终于缺乏了一些后劲。

作为创始人,李宁本人也一直将公司运营的希望寄托在职业经理人制度上。 即使当他重新担任代理首席执行官后,他也从未放弃寻找合适的经理人。 然而,公司多年来多次更换CEO,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战略的不连贯。

2023年7月,李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商人,但还不擅长”。 作为一名运动员,他一直梦想成为“中国最好的运动品牌”,但在残酷的市场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李宁真的是越来越贵了。” 两三年前,一些消费者曾抱怨过。

只是当时的李宁正处于风头浪尖,线下门店排起长队,价值数千元的限量版一发售就很快被抢购一空。 这样的评论还不够响亮。

过去,作为“国时尚大哥”,李宁从来不缺粉丝。

每当有人抱怨价格问题时,对方肯定会反驳:“难道只有耐克、阿迪达斯适合炒吗?为什么好看的国货就不能炒?” 然而从神坛跌落的速度却比国势的兴衰还要快。 甚至更快。

2021年巅峰时,李宁总市值超过2800亿港元。

转眼间,如今,其总市值已下跌超过80%,只剩下约507亿港元。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如今的李宁已经落后了。 (图/视觉中国)

近日,国内上市运动品牌纷纷发布2023年财报。 李宁成为唯一一家利润下降的公司,营收275.98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31.87亿元,同比下降21.58% 。 稳坐榜首的安踏,营收623.56亿元,净利润102.36亿元,同比增长34.9%。 相比之下,李宁的处境确实显得有些妥协。 即便如此,一度被人们“疯狂消费”的李宁并没有得到多少同情,甚至还缺乏“甩粉归不宠”的消费者。 从亲民的“替代品”到前卫的“国潮”再到如今的高端运动品牌,李宁是如何失去大众喜爱度的呢?

起起伏伏,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国货崛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回过头来看,李宁绝对是最早受益于国潮的品牌之一。 1990年,在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帮助下,退役两年的体操王子李宁以自己的名义创立了个人运动品牌。 当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李宁以“使用国产品牌有利于树立人们的信心”为由说服了组委会,成为了赛事的赞助商,一炮而红。 作为第一个赞助亚运会的国内品牌,李宁的起点无疑是非常高的。 此后连续四届奥运会获得中国代表团的赞助权。

20世纪90年代,国外品牌要么还没有进入中国,要么还没有在中国出名,国产晋江品牌还没有普及。 李宁公司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公司,在国内体育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据《人物》报道,当时李宁的鞋子供不应求。 “工厂的车没有卸货就被拉到仓库,经销商的车根本没有落地就直接搬走了。” 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国内运动服饰行业蓬勃发展。 2002年,该品牌确立了自己的口号“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2004年,李宁公司满怀热情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虽然后来被耐克、阿迪达斯超越,但李宁仍然依靠渠道扩张和逐年增长的业绩,长期稳坐国产运动品牌的C位。 然而,随着北京奥运会在国内的圆满结束,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热情开始消退。 经验丰富的国际品牌敏锐地预见到市场即将降温,开始打折清货; 而采用批发经销商模式的国内品牌则未能及时放缓扩张步伐。 2010年至2012年,国内各大体育用品企业陷入库存危机。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李宁针对90后的广告有点“杀戮”。 (图/广告视频截图)

遗憾的是,李宁不但没有及时踩刹车清理库存,反而踩下了“高端+年轻化”的油门,开始寻求快速转型。 此前,李宁主打亲民,其消费群体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 该品牌非常有决心抓住年轻人,甚至改变了标志和品牌主张来“做出改变”。 但新广告的狂轰滥炸让老顾客难以适应,研发和设计也没有跟上90后的审美。 随后,李宁连续三年亏损,资金链几近断裂,一度到了大规模关店的地步。 2014年,在高管的劝说下,阔别一线20多年的李宁本人回到公司担任代理CEO,将口号改回“一切皆有可能”,并亲自调整策略。 这次,该品牌抓住了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红利,最终扭亏为盈,起死回生。 由此,我们一睹2018纽约时装周的风采。 彼时,新成立的子品牌“中国李宁”以“启蒙”为主题登场。 抢眼的红黄配色服装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复古风格。 一举名声大噪,与“国潮”牢牢绑定。 “标签。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2018年纽约时装周上,中国李宁的“番茄炒蛋”配色引起关注。 (图/视觉中国)

纽约秀结束当天,“李宁”微信指数飙升700%。 据相关研究报告统计,当年,“中国李宁”系列共销售成衣550万件、鞋5万多双。 新品6个月内售罄率超过70%。 随着“国潮”走出行业,李宁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 无独有偶,李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因为国货。 2021年,由于与国际品牌相关的争议,消费者开始大规模转向国产品牌,李宁也顺势抓住了铺天盖地的流量和财富。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与李宁产品的价格有关。以前购买耐克、阿迪达斯的消费者只会将需求转移到同价位的产品上;而在选择国货时,李宁Ning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中高端、潮流的品牌感觉。”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2021年,李宁抓住了一波“疯狂消费”的浪潮。 (图/小红书截图)

今年,李宁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136%,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公司上市以来增长最快。 从利润增长明显高于收入增长的情况来看,李宁显然没有放弃高端计划,“国潮”股东风格显然给李宁带来了新的机会。

李宁很贵,但还不够贵

2018年大火之后,中国李宁趁热打铁,将“潮流品牌”进行到底。 多次亮相巴黎、纽约时装周,做出了很多好看的设计。 龙、敦煌、青铜器、青花瓷以及各种传统吉祥图案,李宁几乎把新中式的风格都玩遍了。 还与成龙、中国式说唱歌手GAI、迪士尼、茅台甚至人民日报等进行了联名。 除了原有的赞助传统赛事和运动员之外,李宁还开始投入网络营销,邀请流量明星做代言人。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李宁的国潮设计和张扬的配色非常引人注目。 (图/视觉中国)

营销自然要花很多钱。 2020年到2022年,李宁的知名度随着营销费用一路飙升——从12.8亿元增至22.79亿元,两年内几乎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李宁各产品线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中国的李宁定位为运动潮流,1000元左右的价格已经比主力品牌高出不少。 2021年推出的“李宁1990”子品牌主打轻奢,一件羽绒服可以卖到6000多元。 至于李宁主品牌,“超轻”系列新款价格从2018年的499元上涨到2021年的599元。新款“猎军”系列2020年售价699元,2023年已达到1099元。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李宁1990”羽绒服售价高达6000元。 (图/购物软件截图)

价格上涨之快,消费者不可能没有意识到。 李宁不可避免地给人留下“时尚、昂贵”的印象。 如果我们狠狠地执行高端定位,那就这样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李宁采取了高端与折扣同时进行的神秘运作。 降价的速度和涨价的速度一样快。 在社交平台上,仍有不少消费者发帖抱怨李宁降价。 例如,有消费者表示,自己刚买了一款李宁产品,但很快发现同型号的价格一降再降。 “如果你在网上购买价值650元的衣服,1个月内降价300元,且保价期过后不予退款。” “不建议买200元以上的李宁鞋,因为可能很快就会跌到200元。” 明显地。 过于飘忽不定的定价策略对于品牌的高端形象几乎没有好处。 当一个产品能卖到600元、300元时,人们就会认为它只值300元。 因此,李宁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更接近大众品牌,以至于有人总结得很好:李宁其实不贵,打折的时候买就行了。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聪明的消费者会交换信息并确定什么价格最划算。 (图/购物软件截图)

但李宁也有自己的无奈,因为库存一直是服装行业的“老大难”。 2022年,在疫情和趋势变化的双重压力下,李宁库存为24.28亿元,几乎是2020年的一倍,打折清库存和保持高端产品成为两难选择。 李宁并非没有意识到频繁打折的弊端。 它禁止经销商以过低的价格销售产品。 如果发现,将通过防伪码溯源,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但近年来,李宁的直营店占比仅为20%左右,品牌监管范围十分有限。 为了卖货,有的经销商甚至会将防伪码涂黑,打折出售。 深知这一点的消费者愿意买单。 无论如何,“大家都知道,这是真的。” 话又说回来,李宁的错误举动不止一处。 品牌代言人肖战和华晨宇都曾陷入争议。 虽然他们的粉丝群体拥有强大的购买力,但在路人口碑方面并没有多少好处,不少消费者甚至表示了明确的抵制。 有人表示:“李宁想要开拓市场虽然可以理解,但是却惹恼了基础客群,签了新代言人后,男生如果穿李宁上场就会被嘲笑。我有遇到过几次,后来就不再戴了。“影响比较大的是2022年的一场时装秀,李宁推出的绿衣绿帽被指伤害民族感情。 其随后的嚣张公关言论更是让名声雪上加霜,导致公司股价一日暴跌14%。 时间到了2024年,国潮已经不再流行了。 市值缩水后,今年3月,有传言称公司可能私有化,李宁本人回应:“任何能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方案都会考虑。” 曾经恰巧赶上国潮的李宁品牌,如今又站在了迷茫的十字路口。

潮水退去,风向改变

一路走来,李宁越发时尚、出圈,但似乎与职业运动的初衷相去甚远。 换句话说,虽然品牌力强大,但产品力依然没有跟上。 平心而论,李宁确实在研发上下了一些功夫。 公司现任联席CEO钱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李宁仍然是一个专业运动品牌。 李宁本人也表示,“鞋类产品必须成为主力”,因为运动鞋的门槛更高,更容易建立技术壁垒。 近年来,李宁推出䨻(bèng)轻弹技术、弓形技术(结构减震技术)等,“超轻”、“红兔”、“飞电”三大核心跑鞋系列已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不过,2023年,李宁的鞋类收入和收入份额将略有下降。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李宁自主研发了多项功能性科技产品。 (图/购物软件截图)

究其原因,是这些跑鞋的技术与产品定位没有很好的融合,很多单品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同样的脚感,可能有更便宜的竞品; 同样的价格,可能会有更专业的选择。 小宇是一名运动爱好者,每天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跑鞋评论。 他认为,李宁部分跑鞋的定位不够明确。 比如一款售价700元左右的缓震慢跑鞋,就是针对高级人士的“专业减震”。 但进阶者往往会选择竞速鞋,向下兼容慢跑,而慢跑鞋则不能向上使用。 兼容赛车。 “从跑步本身来看,只能慢或快都不是问题,但消费者会选择兼容更多场景的产品。” 2021年9月,据中新网报道,奥运冠军陈雨菲在全运会穿着李宁鞋比赛时,脚部被鞋外露的铁丝割伤,一度将李宁推到了风口浪尖。 李宁次日正式回应,已第一时间联系浙江队和陈雨菲,进一步跟进伤情及情况。 不过网友盘点发现,不少羽毛球运动员都曾穿过李宁鞋踢球,这在顶级羽毛球运动员中并不常见。

越来越贵的李宁,跌落神坛

当运动员因产品受伤时,必然会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图/《这只是爱情》)

本文来源于网络。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208332.html

(0)
rmltwzrmltwz
上一篇 2024年4月29日 下午6:12
下一篇 2024年4月29日 下午6:12

Warning: mysqli_query(): (HY000/1194): Table 'wp_posts' is marked as crashed and should be repaired in /www/wwwroot/www.rmltwz.com/wp-includes/class-wpdb.php on line 243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