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哈佛讲360含义:一群250想做网上110正好等于360 另类解读企业命名逻辑

周鸿祎哈佛讲360含义:一群250想做网上110正好等于360 另类解读企业命名逻辑

4月14日,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在哈佛大学第二十七届哈佛中国论坛发表了演讲。他解释道,公司名称“360”源于早期从事免费杀毒行业时,因坚决不让对手赚钱而被评价为“二百五”,意指一群想做网上“110”的人。将“250”与“110”相加,恰好得到“360”。此外,周鸿祎澄清了一些关于自己的误解,如他常穿红色衣服并非为了提升颜值,而是由于名字“周鸿祎”常被念错,希望通过红衣提醒人们他叫“周红衣”,而非“周宏伟”。早年因其个性鲜明被称为“红衣大炮”,如今则被亲切地称为“红衣大叔”。

周鸿祎透露,此次赴哈佛的主要目的是“吸粉”。他鼓励与会者关注其抖音和视频号上的“红衣大叔”账号。他指出,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无论创业者还是企业家,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至关重要,而成为网红是获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他以李斌和雷军为例,强调了网红效应在商业成功中的作用,并认为通过做网红,人们能提升公众表达能力,这对创业者推广公司、融资、招聘及激发团队动力等方面均十分有益。

周鸿祎对哈佛中国论坛给予高度评价,超出其最初预期,赞扬了年轻学生们的组织能力。他邀请与会者就创业创新或人工智能新技术与其进行交流,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认为,尽管自己是中国互联网界的“最倒霉”创业者,但多次失败的经历或许能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教训。

周鸿祎随后聚焦人工智能话题,提出“AI信仰”的概念,即是否相信大模型的突破标志着真正的人工智能,而非人工智障;是否坚信未来三至五年内AGI(通用人工智能)必将实现;是否认为人工智能将引发一场超越PC和互联网的工业革命,促使所有行业、软件和公司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他鼓励与会者对照这三个问题审视自己是否具备AI信仰,并倡导“All in AI”的理念。

在谈及中国AI机会时,周鸿祎提出了几个观点。首先,他认为中国在AI发展道路上不必完全效仿Open AI,尽管Open AI的路线——通过更大规模的数据、模型和算力实现智能突破——是正确的,但中国可以探索其他路径。其次,他援引ARM与Intel的竞争案例,强调“think different”的重要性,即在大模型之外寻求“越做越小”的可能性。他还提到,大模型的发展趋势不仅在于增大,还表现在由多个专家小模型构成(MOE)、专业小模型协作工作以及逐渐小型化以适应终端设备等方面。此外,周鸿祎高度评价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坚信其在未来一两年内有望达到或超过闭源模型的水平。

针对AI创业,周鸿祎指出,应抓住专业级大模型的机遇。他强调,引发工业革命的是个人电脑而非超级电脑,因此,要将大模型应用于各行各业,使之真正服务于企业。在企业内部,应培育多个专业大模型,专注于解决特定问题,而非追求全能。这样做不仅能降低对超大规模参数和昂贵硬件的依赖,使企业能负担得起,还能在某些专业领域超越GPT等通用大模型。他以自家开发的安全大模型为例,展示了其在安全攻防领域的出色表现。

周鸿祎提醒创业者,应避免先做大模型再找应用场景的做法,而应从用户需求出发,找到能利用AI提升效率、体验或降低成本的关键场景,然后根据场景定义产品功能,再训练相应的专业模型,实现“产模一体”。

最后,周鸿祎展望中国在专业大模型领域的前景,认为中国丰富的行业门类、完备的产业链以及正在进行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专业大模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有望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他鼓励拥有优秀大模型技术的人回国创业,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

本文来源于网络。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188424.html

(0)
rmltwzrmltwz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9:03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下午9:1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