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给中小学生放春假,“放春假”是一种怎样的“沐春者”

湖北利川给中小学生放春假,“放春假”是一种怎样的“沐春者”

春风过处,万物复苏。 近日,“春假”的消息引起网友共鸣。 例如,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宣布春假7天(含清明假期),并多年来叮嘱学生“去赏花谈恋爱”。 湖北省利川市教育局发布通知,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春假两天。

近年来,一些地方实行学生春假制度,备受社会关注。 “专家建议学生增加春假”多次登上热搜。

在公众心目中,学生放寒暑假是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 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季节,气候条件相对恶劣,不利于孩子们上学的安全和舒适。 如今,假期通常被视为休闲旅行的时间。 那么相对于冬季和夏季来说,春季和秋季的气候更加友好,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充分利用”呢?

春假,身心双重需要

我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孔子教授正在与子路、冉有、公熙华、曾熙等几位研究生聊天。 孔教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几个学生的志向都比上一个更高。 轮到曾先生回答了。 他说:“我想去春游。” 因此,“暮春时节,春衣备齐,五六人戴冠,六七童子,浴衣,迎风舞,吟诵而归”。 “我和电野”成了永恒的对话。

不仅是曾熙、孔子,跨越两千多年,这依然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品味。 尤其是在快节奏、压力大的都市生活中,谁不想做一个“寻春者”呢?

在物质条件更好、更完善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抛弃最简单、最原始的浪漫。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一千多年前。 时值暮春之初,天空晴朗,风和煦。 王羲之率领40位文人墨客,盘膝坐在溪边饮酒:将酒杯置于上游,酒杯顺流而下。 谁在他们面前停下来,就会赋诗饮酒。 最终诗歌37首,其中包括代表作《兰亭序》。

曲流流商并不是王羲之发明的。 这是古代汉族人民的传统民俗。 相传西周初期已有。 农历三月初一(汉代以前定为三月初一,后来固定为三月初三)。 举行驱邪仪式(水浴)后,人们会坐在河两岸,对着蜿蜒的水喝酒,寓意驱除灾难。 不幸的是。

“酒杯随波逐流,余言犹存”。 也许正是在“天人合一”的加持下,王羲之一挥笔就成为了天下第一行书。 如果你是在宫殿、书房、艺术院校里写作,你可能就不可能那么顺利、一口气完成。

第三个故事就发生在今年。 春晚舞台上飘出的歌曲《上春山》,引起全国轩然大波。 大街小巷里总有人哼着它。 “二月杨柳醉春烟,三月山青草青,人间最美的天空是四月。”……除了优美的歌词和轻快的旋律,还让人感动的是《上春山》本身。 呢绒?

草会发芽,树会开花。 生活有一些共同点。 当万物都处于动荡之中时,我们怎能错过人呢? 春天无处不在,只有发现它、感受它,才能得到它。

中小学春假、秋假有政策支持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改善假日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指出,各地可根据气候环境条件等条件,统筹安排寒暑假,制定中小学春秋假期措施。 引导员工家属在适宜的旅游季节享受带薪休假。 这为各地探索春假提供了政策“鼓励”。

事实上,早在2004年,浙江杭州的部分学校就已经开始春假。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余杭区、萧山区相继公布义务教育段春假计划,让更多杭州中小学生“名正言顺”地春游。 近年来,包括大学在内的更多城市加入其中。

不过,也有舆论场人士担心春假会“耽误学习”。 从实践来看,经过20年的实践,杭州这些地区学生的成绩不但没有因为春假而“异样”,每年纵观全国高考,浙江考生也始终如一。在同一篇论文的竞赛中表现出色。

除了文化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还离不开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实践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上课不仅在教室,而且在山林田野。 在生命的世界里,需要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在国际上,春假也有比较成熟的制度。 在与我国北部处于同一纬度的日本,学校一般放三天假。 除寒暑假外,3月中旬至4月初还有两周左右的春假。 在加拿大,3月份也有春假,不同省份的放假时间略有不同。

就我国而言,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是不同的。 两广、海南、云南等最南端地区,一年四季春意盎然。 春天或许没有那么“难得”,春假的愿望或许也没有那么强烈。 这个需要结合实际,放多久、什么时候放,因地制宜。 相应错开时间也将有助于平息出行高峰。

此外,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春假。 比如,成人大学生可以自助出行,定制旅行; 中小学生可以由学校或家长委员会组织旅游。 不必去名山大川,就在附近。 重要的不是目的地的人气,而是“春天的感觉”。

目前对春假的探索主要局限于学校,那么春假能否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呢?

无论是从部分学校给教职工“带薪春假”的实际操作,还是从九部门的指导“引导职工及家属在适宜的旅游季节带薪休假”,都不见得不可能。 春天是明媚的、热情的、清爽的。 不仅是孩子,大人也需要春天的滋养。

只有闻着花香,晒着阳光,与一草一木交朋友,用脚写诗,置身于广阔的世界里,我们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意义。

本文来源于网络。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155247.html

(0)
rmltwzrmltwz
上一篇 2024年3月22日 下午9:07
下一篇 2024年3月22日 下午9: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