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今日(17日)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中香港和澳门分别入选两人。
香港入选人为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主席刘锦棠,以及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澳门入选人则为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创始人飞文基,和澳门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值理会会长罗盛宗。
▲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主席刘锦棠(左图,新华社)、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右图,资料图片)。
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传承超过200年,客家人认为麒麟是瑞兽,可以驱除煞气、带来好运,故舞麒麟成为节日庆典与宗教仪式的重要元素。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黄大仙信俗初起于浙江金华地区,明清之际传入岭南。啬色园于1921年成立,管理黄大仙祠事务。2014年,黄大仙信俗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生土语话剧是澳门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以葡萄牙语、马来语、粤语等多语种演绎,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澳门土地信俗于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3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