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不如狗

昨天聊了一下法律行业现状,发现不少朋友对此感兴趣,接着聊聊。

目前法律行业的现状,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数多。

全国律师人数,截至目前已经有75万多,加上其他杂牌军,总计法律服务人员数量已经将近400万。

以北京举例。

十几年前,北京的律师人数才1万多。现在,已经有5万5千多。

翻了五倍哈,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法律行业不是一个直接创造财富的行业,而是一个分配财富的行业。

一个社会能养活的法律从业人员数量多寡,主要跟这个社会的财富总量有关。只有经济发展好,财富总量大,才能养活更多的法律从业人士。反之,则养不活。

但中国的经济和财富总量,有没有跟随着法律从业人员数量的多倍翻翻,而翻翻?

2、地域分布不均衡。

大多数律师及其他法律从业人员,都挤在北上广深和其他一二线城市,地域分布态势不均衡。

你想去的地方,别人也想去,结果大家几乎都挤在同一个地方。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不复杂。

如前所述,法律行业不是一个直接创造财富的行业,而是一个分配财富的行业,法律从业人员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基于现有财富获得者的支付能力。

比如,某个地方经济发达,客户有钱,才能付得起律师费。

如果没钱,则付不起。

但对于法律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来讲,几乎是一样的。

一个诉讼案件,不会因为标的小,它的复杂程度便会降低。从证据获取、法律争辩、办案流程等角度来讲,一个1000万标的的案件,和一个10万元标的的案件,不一定有很大差别。

这导致,大量的法律从业人员都往有钱的地方跑,而不愿去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3、结构性失衡。

客户想找的律师,不一定能找到。很多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不一定是客户想要的。

结构性失衡,从供需业务类型到律师工作风格等各个维度,广泛存在。

大量的律师,挤在一些相对简单的业务类型赛道里,竞争得头破血流。而对于一些比较细分化的行业赛道,很多律师或法律从业人员,不太懂也进不去。

还有一些知识或专业门槛较高的赛道,进去的法律从业人员数量稀疏。

结构性失衡的现状,导致有些律师赚很多,有些律师连饭都不一定能吃饱。

4、行业28定律。

头部律所拿走了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业务资源,广大中小型律所分那么一点羹,在温饱线挣扎。

有些人误以为,律师都能挣很多。

其实不是的。

只有少量律师能挣到很多,大多数律师都挣不到什么。整个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大部分资源,被少数头部律所拿走了。剩下那么一点点羹,由剩下的大量中小型律所去分享或争抢。

5、从业人员工作压力超大。

没业务的,焦虑业务在哪儿。有业务的,经常996,甚至007。

熬夜是常事,熬死人的事情,也偶有发生。

因为法律服务人员是乙方,看似金贵,其实处在业务链条的下游。

客户往往是,不到最后一刻,不会下定决心请律师。等到下定决心请律师时,马上就要开庭,没时间了。

没时间了咋办?

律师熬夜看材料,熬夜写文件,熬夜跟客户沟通,熬夜把法律文件赶出来。

当然,我说的熬夜,主要指头部律所。

广大的中小型律所,不一定有很多业务。他们不一定需要常态化熬夜,他们主要是焦虑。

在头部律所的话,不仅下面的人需要常态化熬夜,合伙人的压力也是大的一批。有些头部律所实行内部常态化考核评比机制,每个合伙人每月有多少业务流水收入,内部会进行公开排名竞赛。

排名靠后的人不但挣得少,还颜面无存。

活得像挣钱机器。

总的来讲,法律行业目前的现状是,人数暴涨,暴涨的人几乎全部挤在少数经济发达城市,且多数挤在业务类型相对简单的赛道中,生存维艰。

少数人占据多数资源。

不过,这些占据多数资源的人,除了挣到一些钱以外,也是压力山大,属于典型的用命换钱。

在整个行业里活得相对比较easy的,应该是一些有自己的资源,或者在某个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细分赛道,做的比较专的人。他们收入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低,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安排,生活相对自由。

这些人,能大致保持工作和生活的相对平衡。

其他人,活得不如狗。

以上就是关于【活得不如狗】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shehui/16990.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12:23
下一篇 2024年11月30日 下午12:23

相关推荐

  • 罗静:当一位独立学者被顶刊“拉黑”

    做一位优秀而有影响力的学者难,做一位优秀而有影响力且独立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更难。当一位独立学者被学术顶刊“拉黑”,无疑是被宣判“学术死亡”。近百年前,就有这样一个案例。“汉学沙皇”、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Pelliot)一九二九年在其所主编的世界第一份,也是顶级的汉学期刊《通报》(T’oungPao)中公开审判了奥地利独立学者赞克(ErwinRitt…

    2025年1月26日
    14200
  • 初代网红:有人月入上亿,有人无饭可吃

    作者 | 东野聪明 来源 | 最人物 2024年末,中国互联网上迎来一轮由初代网红带来的“文艺复兴”。 前有“段子手鼻祖”留几手带着支离破碎的婚姻登上综艺《再见爱人》,凭借不顾他人死活的毒舌再度走红。 后有被网友称为“初代捞女”的韦雪重回直播间,凭借与三任恋人的爱恨情仇,与“独立清醒女性”的全新人设,收获大量关注,3场直播便拿下1亿销售额。 就连被群嘲多年的…

    2024年12月19日
    17400
  • 《东周刊》“香港服务大奖”嘉许持续贡献机构,罗淑佩:服务与旅游业塑造香港国际形象

    由星岛新闻集团旗下《东周刊》主办之“香港服务大奖”公布结果,今年共颁发43个奖项,表彰企业、机构及其品牌以至名人的卓越成就,今年亦设有“至尊荣誉大奖”,嘉许企业持续多年对香港服务业、致力推动香港成为顶级国际城市的贡献。 ▲由星岛新闻集团旗舰杂志《东周刊》主办之“香港服务大奖”今年共颁发43个奖项。 《东周刊》“香港服务大奖2025”颁奖典礼于4月8日举行,由…

    2025年4月9日
    8400
  • 796.1公斤!新疆创全国春小麦百亩方高产纪录

      近日,经农业农村部测产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的春小麦新品种“粮春1758”高产示范田实现了百亩方平均亩产796.1公斤的产量,创造了全国春小麦百亩方实打实收单产最高纪录。   此次测产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申请,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测产结…

    2024年9月16日
    26700
  • 郭潇:感应之理与感通之道——以程朱对咸卦的诠释为中心

      摘要:在儒学传统中,感应论不仅涉及人事与心物,更被视为一个关乎天地万物的宇宙论问题。感应论以《周易》为大端,在其经传中可以区分出讨论感应问题的两个层次:气类相感(对万物本然秩序的说明)与屈伸相感(对万物运动变化原理的说明),后者是程朱讨论感应问题的基本依据。以慧远为代表的佛教义理将感应关系改造为一种作用因果关系,以此消解了气类相感的可能性。程朱通过对咸卦…

    2025年4月18日
    8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