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文:固态电池“上车”提速

近日,上汽集团拟向清陶能源追加投资近27亿元,深化布局固态电池技术。据悉,清陶能源专注于固态锂电池、陶瓷隔膜、锂电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并已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核心工艺、定制设备方面实现自主可控,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交付的固态电池企业之一。

基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固态电池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重要发展方向,吸引诸多车企、电池厂商持续加码布局。业内有观点指出,固态电池作为新型储能技术,不仅政策支持,还备受市场关注,未来有望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快速发展。

企业研发不断提速

据了解,固态电池是一种采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寿命和更高的安全性能。传统锂电池的电解质为液态,遇到空气易燃烧爆炸,而固态电池的固态电解质安全性更优,这是吸引相关公司投入到固态电池领域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上汽集团外,当前已有多家国内外车企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国内方面,蔚来近日在发布会中表示,150kWh电池包将于7月上线。该电池采用固态电解液、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超高镍正极材料,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国际方面,今年4月,本田表态,除继续推进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进化外,还将开发和推出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电池。宝马此前也表示,将于今年开始测试与美国电池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固态电池。据悉,搭载该固态电池的测试车将于2025年之前上路,配备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将在2030年推出。

车企对固态电池装车跃跃欲试,也刺激上游电池供应商研发提速。目前,卫蓝新能源、赣锋锂业等电池企业均已公开表示,公司业务覆盖固态电池相关产品,且多家公司预计产品将在2023年批量交付。赣锋锂业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一代固态电池已经开始量产,二代固态电池安全性能完全达到车规要求,研发样品电池的循环性能已达到车企要求。

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在即

当前,全球都在积极探索固态电池的研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全固态电池技术和工艺难题仍未完全解决,且成本较高,因此,我国电池企业普遍选择“从液态到半固态再到固态”的渐进式发展路线。

“相比于半固态,全固态电池肯定更具优势。但现在全固态在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被攻克。”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提到,“所以,目前业内普遍将目光聚焦于一种折中产品,也就是还含有一部分电解液的半固态电池。”

据了解,半固态路线对于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体系更小,被视作全固态的过渡路线。“理论上讲,固态电池目前基本上存在界面阻抗、生产工艺及成本等几个方面的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改用半固态半液态的技术路线,都能得到缓解或者基本解决。”一位从业者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全固态电池量产还是很远的事情。业内预计真正的全固态电池量产仍需5年-10年。

不过,半固态电池作为一种过渡方案,已经迎来量产装车的关键时点。今年以来,多家企业宣布,半固态电池产品实现量产应用。例如,近日工信部最新的变更扩展公告目录显示,蔚来为其三款车型增加了电池供应商——自研并生产半固态电池的卫蓝新能源;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将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目前半固态电池已逐步实现产业化。

光大证券研报称,随着各正负极厂商与电池厂商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半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已经提上日程。预计今年会有一批领先的半固态电池企业逐渐发布车规级电池,2024年-2025年将是半固态电池商业化的转折点。

市场潜力巨大

不过,虽然半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过渡首选,但从目前来看,仍面临一定难题。据了解,尽管半固态电池可以实现量产,但其成本仍比液态电池高出不少,且性能上并没有显著提升,因此性价比不高,未来仍需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半固态电池装车量产能够为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布局打下基础,随着技术革新,混合固液电池将逐步减少液态电解质的用量,最终实现全固态的目标。

“现在,许多企业都在积极生产半固态电池,但半固态电池毕竟是一个过渡产品,最终还是会走上全固态路线。”吴辉认为。

有观点指出,一旦固态电池实现产业化,其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好等多方面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或将成为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路线。华泰证券研报称:“固态电解质的引入可以大幅提升电池安全性能。同时,匹配高能量密度正负极可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固液混合电池电解质路线已形成初步共识,将逐步向全固态演进。但是,全固态路线当前仍处于研发阶段,短期内将仍以固液混合电池为主要路线,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空间将超3000亿元。”

本文作者:姚美娇,来源:中国能源报,原文标题:《固态电池“上车”提速》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佐伊科技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caijing/5066.html

(0)
rmltwz的头像rmltwz
上一篇 2024年8月27日 下午6:05
下一篇 2024年8月27日 下午6:05

相关推荐

  • 观热点:又有城市鼓励“半购半租”卖房模式,市场会买单吗?

    继芜湖之后,安徽黄山近期也出台新政,探索购买部分产权,鼓励房企探索部分产权销售方式。根据合同约定,购房人可以选择先购买房屋的部分产权,剩余产权继续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持有。购房人有权租赁使用这部分产权,并在购买剩余产权时,已支付的租金可用于抵扣购房款。 作为一种新的卖房方式,开发商出售部分产权,购房者需要“半购半租”,市场会买单吗?又存在着哪些风险呢? 开发商、…

    2024年8月26日
    19400
  • 美联储决胜时刻,将决定美国的经济命运

    过去两年间,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一直坚决抗击通胀,甚至不惜去冒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如今,他就快要在不拖垮经济的情况下赢得这场战斗,但接下来的几个月将至关重要。 《华尔街日报》分析文章指出,如果鲍威尔成功让经济实现软着陆,他的名字将足以载入央行名人堂史册。如果失败,美国经济在利率升高后的重压下陷入衰退,那么这句在华尔街流传的老话将得到验证——“经济扩张不会寿…

    2024年8月26日
    20100
  • 视评|国内车企开启“买船出海”模式

      1月17日,上汽集团委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上汽安吉“申诚号”开启首航,将装载上汽、东风、宇通共约5000辆自主品牌汽车及工程机械,驶往欧洲,最终停靠荷兰芙拉新港。   1月15日,搭载5000多台新能源车的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举行首航仪式,将驶往荷兰符利辛根港和德国不来梅哈芬港。   中国车企为…

    2024年8月26日
    23100
  • 精彩看点:新五丰跌2.02%,成交额6390.8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88.54万元(新五丰怎么跌了这么多)

    8月20日,新五丰盘中下跌2.02%,截至10:29,报5.82元/股,成交6390.81万元,换手率1.26%,总市值73.41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688.54万元,特大单买入100.71万元,占比1.58%,卖出299.48万元,占比4.69%;大单买入798.04万元,占比12.49%,卖出1287.81万元,占比20.15%。 新五丰…

    2024年8月28日
    19400
  • 环球观速讯|消费需求释放,终端加速去库存 5月车市走出价格战缠斗

    继4月价格战逐渐消退后,5月车市已摆脱价格战影响。6月8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28.6%。促销热度消退,消费者观望情绪得以缓解,而市场需求得以释放也让终端加速清库。随着5月回温,今年车市累计销量也重回正增长曲线。 累计销量回正 今年3月初,湖北省开启新一轮购车政企补贴…

    2024年8月28日
    17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