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中国人被它害惨了 花粉过敏症泛滥

越来越多中国人被它害惨了 花粉过敏症泛滥

春天悄然来临,除了春江水暖的鸭子感知到这一季的变迁,还有那些备受过敏困扰的人们,他们的鼻子成为了最先捕捉到春的气息的器官。然而,当他人陶醉于春山踏青的美好时光时,对某些人而言,春天却如同噩梦的开端。他们鼻涕眼泪齐流,身上奇痒难耐,仿佛置身人间炼狱。过敏发作不仅年复一年地折磨着他们,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过敏问题日益普遍,过敏体质者似乎被困于无处不在的过敏原之中,不禁疑问:他们还能否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

花粉,无疑是过敏人群春天最大的恐惧。西安、保定等北方城市的花粉浓度在三月末四月初急剧飙升,过敏患者纷纷全副武装,口罩、护目镜乃至防毒面具成了出行标配。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每年四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陷入花粉过敏重灾区,花粉过敏气象指数高达4级,极易引发过敏症状。即便东北和华南地区花粉浓度相对较低,但仍处于足以诱发过敏的3级水平。直至七八月,西藏才进入这一等级。若此时缺少春雨滋润,反而遭遇空气干燥、微风拂面的天气,花粉过敏指数还将进一步升高。

身处城市的人们难免困惑,身边并无花朵簇拥,为何仍受花粉过敏之苦?其实,真正的“花粉刺客”并非那些春日赏花的樱花、桃花,它们的花粉粘重,不易在空气中悬浮,较少引发过敏。真正的罪魁祸首多来自树木、草类植物,如城市绿化常选的圆柏、杨树,其花粉量大且颗粒微小,春风轻轻一吹,便能扬起足以让过敏人窒息的黄色“毒雾”。

四月过后,大部分地区的花粉指数虽有所下降,但过敏患者并未就此解脱。八月,新一轮花粉风暴将再度席卷而来。有研究表明,秋季过敏高峰主要由杂草花粉引发,而春季则以树木类花粉如松科、柏科为主。

面对花粉肆虐,部分深受其害的患者萌生了迁居他处以避之的念头。研究显示,随着地理位置自北向南迁移,致敏花粉种类逐渐减少。对蒿属类花粉过敏的人,若移居深圳、海南等地,或许能在花粉浓度爆表的日子里享受片刻呼吸自由。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新的城市可能潜藏着未曾预料的过敏原,让人无所遁形。

过敏体质者的噩梦,绝非仅限于花粉。我国过敏原分布有“南螨北蒿”之说。南方湿润温暖的环境中,粉尘螨、屋尘螨成为过敏患者的主要敌人;而在西北干燥寒冷之地,艾蒿等花粉则是主要过敏源。尘螨无处不在,以粮食粉尘或人体皮屑为食,藏身于家中各个角落。此外,德国小蠊(北方蟑螂)、蝗虫、谷物等也是常见过敏原。对蟑螂过敏者,不慎触碰可能导致手部迅速肿胀,犹如红烧猪蹄。

过敏带来的痛苦,还在于它可能引发多种症状,对患者造成多重打击。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过敏可表现为荨麻疹、湿疹等皮肤过敏,以及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道过敏。患者可能经历鼻子擤到流血、眼睛瘙痒难忍,甚至皮肤也加入过敏行列,令人抓狂不已。

面对无处不在、种类繁多的过敏原,过敏似乎已成为现代人难以逃脱的通病。据世界过敏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2至5.2亿人患有食物过敏,4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我国过敏性疾病患者数量同样不容忽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2023年的一篇论文指出,中国约有40%的人口患有过敏性疾病,且患病人数仍在持续增长。每六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过敏性鼻炎。自2005年至2011年,我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从11.1%上升至17.6%。

网络上,新确诊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可以找到诸多前辈们的经验分享,如随身携带纸巾、依赖氯雷他定应对过敏,以及熟记各类忌口食物清单。面对这些“保命妙方”,有人不禁疑惑:难道余生注定要与过敏相伴?

过敏带给个体的痛苦体验各异,有的患者在花粉过敏季节疯狂打喷嚏、流鼻涕不止,严重者甚至面临呼吸困难,与死神擦肩。过敏症状不仅折磨肉体,更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食物过敏者需严格忌口,丧失诸多生活乐趣;紫外线、花粉过敏者白天无法随意出门,夜晚则可能因鼻塞、瘙痒等无法安眠。荨麻疹患者可能在深夜遭受万箭穿心般的痛苦,质疑自己为何要在地球上忍受这一切,还要坚持工作。

尽管多数过敏性疾病患者尝试远离过敏原,但对于食物过敏、宠物过敏等特定情况,规避过敏原或许可行。然而,对于其他多数过敏原,人们往往难以做到有效避免接触。如对紫外线和自身汗液过敏的患者,无论遮挡还是暴露,都无法逃脱过敏魔爪。

对抗过敏是一场持久战。《特应性皮炎患者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1362名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一年平均就诊次数高达29次。过敏患者就诊科室分散,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去耳鼻喉科,婴幼儿患者去儿科,荨麻疹患者去皮肤科。然而,对于有多重症状的患者,寻求专科医生系统治疗更为理想。遗憾的是,我国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与普通人群的比例仅为1:400万,开设独立过敏专科的医院占比仅为17.4%,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就医需求。

目前,许多过敏患者主要依赖氯雷他定等药物缓解症状,但这些仅能作为临时应对措施。部分患者开始尝试脱敏治疗,希望通过逐步提高过敏原制剂注射剂量,使免疫系统逐渐适应过敏原。然而,脱敏治疗疗程通常长达三年,一旦中断,复发风险极高。甚至有患者反映,即使完成长期脱敏治疗,过敏症状仍可能间歇性复发。

总而言之,对于饱受过敏摧残的体质而言,彻底治愈过敏并非易事。有人在治疗过程中甚至遭遇他人调侃:“测过敏原有何用?你能离开地球吗?”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不得不学会与过敏原共处。毕竟,对于成年人来说,贯穿一生的烦恼又何止过敏这一项?

本文来源于网络。发布者:rmltwz,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ltwz.com/190570.html

(0)
rmltwzrmltwz
上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上午9:05
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上午9: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